從事培訓工作六年,從過去的熱情到現在趨於平淡。
可能是職業麻木了,但還是希望大家都可以工作愉快。
--------------------------------------------------------------------------------------------------
《【人力資源】》參加職訓不等於就業機會增加 政府都希望從職業訓練上,提升失業者的工作技能;可是受訓者卻常因為接受訓練後,眼高手低、放棄過去所學,而造成受訓者反而更不容易找到工作的迷思。
【李誠】
近年來台灣結構性失業問題嚴重,再加上台灣已開始進入知識經濟的階段,因此職業訓練愈來愈重要,因為失業的人士固然要依靠職業訓練來學得新技術,使他們得以重新就業,而有工作的人士也需要職業訓練來提升他們的生產知識與生產技術,提升他們的競爭力,以防止淪為失業的境界。政府曾在民國91年8月提出「職業能力再提升方案」,此方案中,政府撥款了117億訓練經費,而今年此方案屆滿,行政院又提出第2期方案,準備再提撥139億在未來的3年提供364萬次的職業訓練機會。
最需要訓練的人得不到機會
但是,很不幸的是,各國的職業訓練經驗顯示,職業訓練機會大多集中在教育程度高,技術高,年輕的員工;而教育程度低,技術程度低,年齡高的員工是最需要職業訓練的機會來提升他們不足的知識與落伍的技術,但是他們是得到最少的受訓機會。於是職訓在高教育程度的人口中發生了一個高教育程度,高人力資本,高薪資,多職業訓練的良性循環,而低教育的員工則發生了低教育程度,低人力資本,低薪資與少職業訓練的效果,此二種不同的效果造成一國所得分配的惡化。因此政府在辦理職業能力再提升方案時,要刻意地提供低教育程度,低技術,低所得人士接受職業訓練的機會,以打破職業訓練的惡性循環,把劣勢的低教育程度員工轉入職業訓練的良性循環。
此外,各國職業訓練的經驗告訴我們,大部份的職業訓練方案不但未能幫助失業者加速就業及提升他們重就業後的薪資,相反地,在很多情況下有相反的效果。為什麼職訓在很多情況下發生受訓人比未受訓人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找事,而且有些人在找到工作以後,其薪資又比失業前的薪資低呢?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有三:
1.「人力資本流失」效果:失業者在受訓後,絕大多數是找與他失業前不同行業,不同職業的工作,因此在新職上,他們過去所累積的經驗,技術會使用不上,於是流失了過去所累積而得的人力資本,當他們在新職上累積新技術,新經驗之後,他們的人力資本會增加,薪資也因此會恢復過去的水準,甚至提升得更快。
2.「封鎖效果」:失業人士在受訓期間沒有時間去找工作,他們被關在訓練教室,要等到受訓完畢才有機會與時間去找工作。但是實際上,在表面他們雖然好像比沒有受訓的人士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找事,然而在扣除訓練時間以後,他們找事的時間不會比未受訓的人士長。
3.「後受訓效果」:所謂「後受訓效果」是指失業人士在完成職業訓練後,認為自己有新的專長,於是只鎖定在這新的專長去找工作,而不考慮其他工作機會。相反地,沒有接受職業訓練的人士只急著要再找工作,所以他們搜尋工作的範圍比受訓的人士廣,因此,會使受訓者比未受訓者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找事。比如一個接受公車駕駛訓練的人,在結訓以後,他只朝公車駕駛的方向去找事,如此反而增加了他再就業所需要的時間。
受訓後不應高估自己的能力
「後受訓效果」的另一個問題時是失訓人士在結訓以後,覺得他有新的專長,因此在求職時要求較高的薪資,此種「保留」薪資可能並不實際,可能是高於市場價格,因而使他要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才會發覺要價太高而下調此不切實際的薪資要求,如此他便得花較多的時間去找工作,相反地,未受訓練的人士可能沒有此種過高的保留薪資,因此他們較快找到工作。
知道了這些問題以後,受訓者不難校正這些錯誤的迷思,增加他們職業訓練的效率。換言之,在結訓以後,受訓者不宜把尋職的範圍限制得過於狹隘,擴大其尋職的範圍會使他較易再就業。此外,受訓後,不宜因為受訓而高估自己的能力,要求過高的薪資,因而妨害他再就業。政府與個人如能瞭解職訓處理不當所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果並予以適當的處理,我們的「職業能力再提升方案」便可以發揮完全正面的效果。(本文作者為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
- Feb 22 Tue 2005 13:46
職業訓練能提升失業者就業的機會嗎?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