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文 http://www.tahsda.org.tw/newsletters/?p=1091

您有這樣的疑問嗎?「我有糖尿病嗎?」

空腹8小時的血糖值≧126mg/dl,即診斷為糖尿病。

您想過這樣的問題嗎?「我〝會〞有糖尿病嗎?」

遺傳只是其中一項危險因子,糖尿病高危險群包含肥胖、年齡40歲以上、不運動、曾患妊娠糖尿病、曾生下巨嬰、糖尿病前期(空腹8小時為100-125mg/dl)、高血壓、高血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若為高危險群,請每年血糖篩檢(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並維持理想體重、體脂、持續運動、調整飲食。

您有這樣的困擾嗎?

「我已經每天運動,為什麼血糖還是高?」
「我改吃健康飲食:高纖低油,為什麼血糖還沒降?」
「藥物完全按醫師劑量與時間吃,為什麼血糖還很差?」
「到底控制血糖方法,是哪出問題?」

 

妙招1:觀念正確→採取行動→血糖平穩

◎糖尿病是慢性病,無法只靠藥物控制,需規律飲食與運動控制血糖。

◎抽血當日飯前血糖只能反應當時血糖值,無法顯示平時血糖控制情形;須定期檢測糖化血色素(3個月平均值=總成績),當次餐的飯前、飯後血糖了解血糖平穩度。

◎正常空腹血糖:70~99mg/dl、飯後血糖80~140mg/dl、糖化血色素4~6%。

◎ 血糖控制目標: 空腹70~140mg/dl、飯後2小時血糖80~180mg/dl、糖化血色素≦7%。

◎血糖平穩目標:當餐飯後2小時血糖≦當餐飯前血糖+50mg/dl。

妙招2:控糖女主角~飲食

◎飲食的搭配與份量,決定當餐飯後血糖的變化,吃得對=份量對=血糖平穩。

◎破除〝吃少,血糖會低〞的迷思:
事實是:半碗麥片+無糖豆漿500cc +5顆腰果+大番茄的飯後血糖,會低於只吃一碗麥片+開水。

◎破除〝吃甜,血糖才會高〞的迷思:
事實是:黃金奇異果與綠色奇異果的醣份是相同,不是不甜就無醣份,2顆檸檬=1小瓶養樂多,吃你喜歡吃的,控制份量是重點。

◎破除〝吃健康,血糖會改善〞的迷思:
事實是:橄欖油與豬油的熱量相同,五穀米與白米的醣量相同,白吐司與全麥吐司的醣量相同;首要控制份量,再選擇健康的來源。

◎破除〝只有糖,會影響血糖〞的迷思:
事實是:過量的油脂會使胰島素作用變差,小心易忽略的油脂;如魚皮、雞皮、鴨皮、豬皮、花生、芝麻、杏仁、核桃、腰果,培根、香腸、臘肉、熱狗、泡麵、糕餅、麵筋、油豆腐等。

◎均衡適量飲食:
每餐先決定想吃的主食即澱粉類,確定份量後;選擇搭配的蛋白質類與份量,再衡量油脂量是否過多或不足,最後每餐搭配至少熟的半碗或生的一碗蔬菜類,兩餐後2-3小時,各1份水果。

妙招3:控糖男主角~運動

◎破除〝運動要流汗,才有效〞的迷思:
事實是:天氣熱,不動也會流汗!只要每日規律有氧運動30分鐘,長期血糖改善成效。

◎破除〝運動時間很長,血糖會更低〞的迷思:
事實是:每天三餐後,各踩固定腳踏車20分鐘,血糖改善程度;優於每日空腹慢跑2小時。

◎最方便運動:走路,增加日常活動量;減少靜態不動的生活型態。

妙招4:控糖配角~抗糖尿病藥物

◎破除〝只要有吃藥,血糖就會降〞的迷思:
事實是:現口服抗糖尿病藥物有6大類,作用都不是直接提供胰島素;當規律飲食運動正確,血糖仍高時,藥物須做調整。

◎破除〝很嚴重,才打胰島素〞的迷思:
事實是:胰島素治療已有78年的歷史,是一種治療方式;可一開始就以胰島素治療,而不吃血糖藥物。

妙招5:控糖導演~心理調適

◎破除〝吃,才會升高血糖〞的迷思:
事實是:壓力、熬夜、生病,都會使血糖升高。

◎正向思考:因糖尿病而獲得的益處,因發生糖尿病而提早正視健康問題;學習健康生活型態,預防發生其他健康問題。

妙招6:擁有控糖夥伴

『糖尿病,請看新陳代謝科!』血糖控制要件,藥物:種類選擇、劑量與時間的使用,糖尿病專科黃啟薰醫師、詹錕鋙醫師、曾明河醫師,提供您最佳藥物治療計畫。
營養師:提供您個別飲食計畫,糖尿病衛教師:提供您血糖自我管理計畫。
歡迎加入『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由健保免費提供1年1次眼底檢查與糖尿病照護團隊服務。

 

作者:臺安醫院糖尿病衛教師 郭怡君
出處:臺安醫訊第154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hor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